網頁

總網頁瀏覽量

置頂

我工作地方改變了,2015年八月離開台北榮總,到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服務。

2010年2月25日 星期四

膀胱擴大手術



膀胱需要擴大的原因最常是神經性膀胱功能異常,這異常使膀胱肌肉經常在收縮(痙攣)狀態,時間久了就硬化(纖維化),失去彈性,再也不能放鬆了,因此膀胱容量就比正常小,一旦裝滿了尿液,壓力就會升的太高,造成尿失禁、逆流及水腎等問題。這時可用導尿方法改善,但如膀胱容量太小,就需要動手術把膀胱弄大一點了。


膀胱擴大手術通常是利用身體其他組織做成膀胱的一部份,常用的組織是小腸或大腸。用腸子做膀胱是因為腸道夠長,彈性好,要做多大的膀胱都可以。以前還有用胃,因會分泌胃酸,造成血尿,現在很少用了。現在有研究用組織工程方法製造人造膀胱,還在試驗中,希望可改善目前的缺點。


擴大手術以後,膀胱容量增大,壓力就不會升太高,尿失禁、逆流會改善,最重要是腎功能受損的機會減少。用腸道做膀胱擴大手術的缺點是會分泌黏液,造成導尿困擾。有少數還可能會產生膀胱結石。手術後,應多喝水,多導尿,改用較粗的導尿管,有時還需要定期沖洗,可減少黏液的困擾及結石的產生。雖有這些困擾,有必要時,這還是目前最常用手術。


圖片說明:


把小腸的一段打開,從膀胱後開始縫(左圖);全部縫好後的樣子(右圖),小腸成為袋狀



 


2010年2月24日 星期三

玻尿酸注射



說到玻尿酸,很多人想到的是整型美容,但玻尿酸在醫學上還有其他用途。
玻尿酸有點像果凍,如打在皮下,可以把皮膚撐起來,達到整型的目的。
在尿路逆流時,如把玻尿酸注射在輸尿管開口,就可以減少或消除逆流。


注射在膀胱的玻尿酸,肉眼看是果凍狀,但用放大鏡或顯微鏡看是微小的球狀,球的大小剛好容許放在針內注射,又不會小到進入微血管,所以打在膀胱內不容易跑到血管內而流到身體其他地方,故可以滯留在原地,維持較久的效果。根據藥廠說明可以有三年以上的效果。


基本上,玻尿酸不算是永久的東西,打在體內最終還是會被吸收,但因尿逆流與膀胱成熟度有關,所以注射後一段時間,膀胱成熟了,逆流也就好了。


適合玻尿酸治療的,應是年齡不太大,逆流不太嚴重(最好三級以下)的兒童。用保守療法的小朋友,如不想吃抗生素太久,可以考慮玻尿酸療法。



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

膀胱異常症狀的簡單提示

有兩個英文字 "FUN "(有趣)及 "WISE" (聰明)可以提醍我們膀胱功能異常的症狀,這是台北榮總泌尿外科黃志賢醫師想出來的,提供各位參考。


F: frequency 頻尿


U: urgency 急,憋不住


N: nocturia 夜尿、尿床


W: weak stream 無力,弱的水流


I: intermittency 一段一段的,不連續


S: strength to void  費力的解尿


E: incomplete emptying 尿不乾淨


出現了這些症狀,表示膀胱功能出了問題,這幾個字母可以提醒我們仔細觀察是否有這些現象。


補充一下,嬰幼兒的膀胱功能還未成熟,這些症狀不容易觀察。小朋友的膀胱好不好最簡單也最重要是看看小便時是否有 "力"、噴的好不好、水柱夠不夠強等。"膀胱有力"大概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了。


 


 


2010年2月10日 星期三

簡介膀胱功能異常



膀胱是平常不大有人注意的器官,除非它的功能出了問題。

   膀胱的功能主要是儲存尿液,並在適當時候排出。它的功能說簡單也可,說複雜也可。比起腦、肝、腎等,膀胱功能簡單多了,只要好好的儲存尿液就好了。沒有膀胱,人也可以存活。說它複雜,是因為要好好的儲存尿液,必須不斷調整它的大小及壓力,這過程一點都不簡單,但可以簡單的解說一下。


  膀胱是由兩部份的肌肉組成,一部份是負責儲存的肌肉(也就是組成大部份的膀胱的肌肉);另一部份是負責膀胱出口開關的肌肉。隨尿液不停地流入,膀胱的肌肉必須慢慢放鬆,以免膀胱內壓力太高,另一方面,又不能讓尿液流出(否則就是失禁了)。當尿液裝滿了,想要小便時,負責儲存的肌肉就收縮、負責膀胱出口開關就放鬆,尿就順利排出。這些動作都需要神經系統來協調,才能發揮完整的功能。


  有很多原因造成膀胱功能不正常,但主要是神經控制出了問題,例如可能是先天的疾病(例如脊椎裂)、後天的疾病(例如病毒感染)、外傷等各種原因,這時候才會注意到膀胱的重要性。


  膀胱出問題的症狀包括頻尿、憋不住、解尿很費力、不順暢、無力、失禁、尿路感染等等,有些問題則需要做一些檢查才知道,例如水腎、尿路逆流、腎功能受損等。


  當做了各種檢查之後,大致上可以把問題分為兩大類,一是膀胱處於高壓力的狀態,另一是低壓力狀態。除了可能會有感染、失禁以外,前者較容易出現尿路逆流、水腎,所以必須很密切的追蹤檢查,並積極治療,以免腎功能受損。後者則以感染、失禁為主,較不會有水腎等情形。


  治療方面,可以用藥物控制及預防細菌感染,並嘗試降低膀胱內的壓力。自行導尿在降低壓力及改善失禁是很重要的方法,這部份請參考其他文章。


  外科手術以目的而言分為三種,一是改善逆流,二是降低壓力,三是改善失禁。改善逆流(或稱抗逆流)可用手術或注射玻尿酸等方法達成;降低壓力可用膀胱擴大手術達成;改善失禁也可用手術及注射玻尿酸等方法達成。不過,如果問題主要是膀胱壓力太高造成的話,只用膀胱擴大手術就可以改善逆流及失禁了,所以這也是最常用的手術。


 



 

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

尿液檢查結果--我也看懂

小朋友發燒了,是甚麼原因呢?除了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外,尿路感染是可能的原因。


看病的時候,醫師如果懷疑是尿路感染的話,會安排一些檢查,看看是否真的是尿路感染。也許家長也會拿到檢查報告。下面簡單說一下如何看檢查的結果。


尿液常規檢查
第一步會安排的檢查是尿液檢查,又叫尿液常規檢查(為何叫常規?因為這是一般病人住院時的經常做的篩檢,像血液常規、照胸部X光、心電圖等)。尿液常規是最簡單的尿液檢查,包括的外觀的觀察、比重、試紙測試及顯微鏡檢測等。


1.外觀的觀察:觀察顏色、混濁度等。正常的尿液是淺黃色,清淅的。


2.比重:類似濃度,水的比重是1,尿比重接近1的話,例如1.005,表示很淡(與水差不多);如果數字很大,例如1.030,表示很濃,大多是喝水大少,身體水份不足。另一方面,這數字也代表腎臟濃縮尿液的能力。例如嬰幼兒腎功能仍未成熟,就算在缺水的情況下,尿比重也不會太高;有些腎功能不佳的人,也有類似情形。


3.試紙測試:這是利用尿液中的成分與特定物質的化學作用,使試紙變色的檢測。做法很簡單,把試紙放在尿液中浸泡一下,取出後等一下,再與標準顏色表比較一下就知道結果了。這種試紙在藥房可以買到,價錢視可測項目而定。一般可做的項目有酸鹼度、糖份、酮體、蛋白質、膽紅素、血、白血球、亞硝酸鹽、尿膽素原等。測試的結果通常是陰性、1+、2+...等。


有尿路感染時,尿液的酸鹼度有時會改變(但影響此項因素太多,例如飲食)、蛋白質升高(也不一定)、也許會有少許出血(但不會太多)、白血球會升高(這是比較重要的項目)、也許出現亞硝酸鹽(這與細菌種類有關)。糖份、酮體、膽紅素、尿膽素與尿路感染的診斷沒有太大關係。


4.顯微鏡檢測:這是把尿液離心後,用顯微鏡檢視,看看尿中有些甚麼東西。感染時,尿液中最明顯的孌化是白血球升高,通常以多少個表示,例如20~30/HPF(表示在高倍鏡下的每視野HPF有20~30顆白血球細胞),數目越高,越是明顯的感染。正常通常在10/HPF以下。另一表示的方法是用+號,通常+表示50顆,++是100顆,以此類推。有時紅血球數目也會升高。有時也會直接看到細菌。


細菌培養
如果確定感染以後,另一會做的是細菌培養。細菌培養是把尿液放到培養皿中,看看長出甚麼細菌(通常要幾天),同時也會做細菌的抗生素的感受性,也就是那一種藥物可以治這一細菌。有時會培養出好幾種細菌。一般人的尿液也會有少許細菌(尤其是收集尿液方法不正確時),所以細菌培養要有100000菌落以上才有意義。


下次拿到報告後,應該瞭解報告是否正常了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