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總網頁瀏覽量

置頂

我工作地方改變了,2015年八月離開台北榮總,到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服務。

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

簡介水腎



 


正常的腎臓有兩部份,實心、結實的皮質部份,及空心的腎盂部份。皮質是負責製造尿液的,腎盂則是尿液集中的地方,由此流入輸尿管。水腎是腎盂的擴大,皮質部份常常變薄(但不一定)。



水腎的原因很多,例如尿量突然很多的時候,可能會有暫時性的水腎;懷孕的後期也可能有生理性的水腎。比較重要的是尿路阻塞(例如先天性狹窄、結石、腫瘤)。尿路阻塞時,尿液排不出去,壓力升高,除了腎盂、輸尿管可能漲大外,升高的壓力也使流入腎臟血流減少,因而使功能下降。阻塞引起的水腎通常是很明顯的。兒童常見的阻塞位置是在腎臟的出口(腎盂輸尿管相接處)及膀胱的入口(輸尿管膀胱相接處)。


 



膀胱壓力太高(請參閱神經性膀胱功能異常)也會出現水腎。尿逆流的引起的水腎通常出現在高度逆流的兒童。



水腎往往是沒有症狀的,很多新生兒的水腎都是在產前或產後的健康檢查發現的。以前超音波檢查還不流行時,不少兒童的水腎是因為腹部有硬塊才就醫的;有些是水腎意外碰撞後出現血尿才發現的。當然,水腎也可能出現症狀,例如漲痛感或引起尿路感染。嚴重的水腎可造成腎衰竭、高血壓等併發症。


水腎的診斷不困難,超音波檢查就可以,但造成水腎的原因有時不容易確定,必須做更多的檢查,例如腎盂攝影、核醫掃描、電腦斷層、磁振造影等等。有時所有的“武器”都用上了,還衹獲的一個模稄兩可的結果。


有些水腎僅是腎盂擴大(長的較大)、沒有阻塞,壓力不高,水腎也沒有越來越嚴重,這情形可不必治療。如果是阻塞、逆流造成的水腎,影響腎功能,應積極的治療。


水腎衹是一現象,治療是針對造成水腎的原因。有些水腎不必治療,衹要定期觀察,有的需要服用抗生素、有的要手術治療。


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

電腦斷層




電腦斷層是十分重要的診斷工具。第一代的電腦斷層在1970年代出現,正是電腦科技開始發展的年代。兩位發明人在1979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。電腦斷層檢查已經是不可缺少的診斷工具了,體內異常的構造、腫瘤、發炎、異物等都可顯示出來。


電腦大家都知道,甚麼是斷層呢(不是地震那個斷層)?其實早在電腦發明以前就有斷層攝影。斷層攝影是利用轉動的x光機,使體內某一層面(或切面)的構造顯影在底片上。早期的斷層攝影影象模糊,用途不大。電腦時代以後,有了超快的運算能力,終於可以隔著肚皮觀看到清淅內臟了。第一代的電腦斷層衹能做頭部攝影,所以最早使用是在神經內外科,當時的解析度低,速度也慢,但已經十分轟動了。多年以後,隨技術進步,影象越來越清楚,速度也越來越快。最近的機器可以顯示3D立體的影象。


做電腦斷層時,要躺在一張可前後移動的平台,然後被送入一巨大機器的圓洞中。圓洞的四周是轉動的X光機。躺在機器中除了機器的噪音外,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,但兒童常因為不合作、會亂動,必須麻醉或鎮定才能完成檢查。檢查的時間由幾分鐘到幾十分鐘,越高檔的機器越快,也越清楚。檢查如需要看內臟的血流、血管,就要靜脈注射顯影劑。這時檢查時間就要加倍了(先掃描一次,注射顯影劑後再掃一次)。顯影劑必須以很快的速度注射,藥物是用機器推入的,所以必須有一條很可靠的靜脈"點滴"。


電腦斷層檢查前,為甚麼要先抽血呢?因為顯影劑可能傷害腎臓,尤其是原來腎功能就不好的人,所以檢查前必須先抽血確定腎功能是正常的,才能安心的使用顯影劑。有些人對顯影劑會產生過敏反應,輕則皮膚潮紅、灼熱,重則休克,這在檢查前沒有辦法預知,幸好發生嚴重過敏的人比例很少。有些非離子化的顯影劑,產生過敏的機會較低(不是零),但價格較高。絕大部份的人可以安全、安心的接受檢查。


電腦斷層檢查是X光檢查的一種,所以也有輻射的危險。一次頭部電腦斷層,相當於15次胸部X光檢查;一次胸或腹部電腦斷層,相當於50次胸部X光。 高速的機器,檢查時間短,理論上輻射量較低。各種檢查多少都會有風險,但真有必要還是要做,一些非必要的檢查,當然能免就免了。




 


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

尿床的治療

我的另一篇文章曾提過兒童尿床大部份不是身體構造上的異常,而是功能方面的問題。尿床對身體最大的為害應該是造成自卑、焦慮等心理方面,而處罰衹有使情況惡化。改善尿床需要家人的體諒及幫忙。


下列的事項會有幫忙:



  • 正面而且樂觀的態度
  • 留意白天的排尿情形,如果白天小便情形是正常,通常不需要做大多或複雜的檢查
  • 多尿尿,不要憋尿
  • 讓小朋友有足夠的時間去尿,不要太急促
  • 白天多喝水,傍晚以後就要減少
  • 睡前一定要解乾淨
  • 可以的話,凌晨再叫起來一下

相信大部份的家長都已經做到上述的措施,但如果還是無效,就要考慮下列的治療:


警示治療
這種療法是每當尿床發生(濕),警示器(又叫尿床警鈴、防潮鬧鈴)就會作用,把人叫醒,是一種行為療法。很多的研究顯示警示療法是相當有效的,不過其成功有賴於小朋友及其家人的意志力及配合度。有報告說這種療法提高警覺性,甚至增加夜間膀胱容量,不過不會減少尿量。這治療需要兩週至數個月之久。有一半以上的使用者症狀會改善。在使用這方法時,本人及家人睡眠可能會被打擾,這方面必須列入考量。有時警示器僅叫醒家長,這時要叫醒小朋友,帶去洗手間,重新設定警示器,才能再睡。治療失敗是指連續治療三個月而且無效。失敗的原因很多是受不了睡眠中斷,因此無法持續。治療成功的,也有不少會復發,需要再次治療。


抗利尿激素治療
抗利尿激素正常是由腦下垂體分泌的,可減少尿的產生(產生濃縮的尿)。目前已有藥廠合成製造,是治療尿床最重要的藥物。這藥應在睡前一小時服藥。大部份須長期服用,可在用藥三個月後暫停,如症狀復發再繼續。適當使用的話,很少有副作用。副作用有時是來自服藥前後喝太多水引起的水中毒,出現頭痛、噁心、嘔吐等症狀。水中毒是身體中的水太多了,因為如果在服用抗利尿激素時(排尿減少),卻又喝很多水,水就留在體內、稀釋了血液,因此出現上述的各種症狀。


膀胱鬆弛劑
這類藥物對某些膀胱過動的人會有幫忙,可減弱膀胱肌肉收縮,降低壓力,增加容量。藥物副作用包括了口乾、視力模胡、臉潮紅、便秘等。


上述的各種方法可合併使用,效果有加成作用,不過仍有些人在各種療法下還是效果不佳。好消息是絕大部份的尿床,最後還是會隨成長而消失的,耐心一點吧!